第(2/3)页 信上说,她这些年嫁得了如意郎君,日子过得还算不错。边关虽清苦一些,但比起京城的繁华更加合适她,她让张家的长辈切勿挂念她!她过得很好。 家信一封又一封,随之而来的还有胡思思寄过来的一些边关的特产和特制的钱币。 纸上经年的痕迹还有这些东西,都是胡思思嫁人的证据。 张家人在堂上痛斥胡人家诬赖自家的女儿,把她远嫁说成了跟男人跑了,污了女儿家的清白。 然而至此,还不算完。 他们又请出了一位老仆,说是要状告胡氏! 胡思思当年是了一个孩子的,只是那个时候恰逢战乱起来了,她流离失所,便想着把孩子托付给同在边关的亲妹妹,希望妹妹能给孩子一条活路。 只是夫人去了以后,再也没有回来了。 所以在奴仆在堂上痛哭,说是胡氏害死了他们家的夫人,还有夫人的唯一血脉! 官府在审理一般的财产纠纷时,是允许百姓旁听的。 一是为了警告百姓们不要行这作奸犯科之事,二是为了表示官府的清朗! 查案办案都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,说明这朝廷自然是以法治国的。 可谁能料到,这桩嫁妆案子千回百转后,扯出的竟然是一桩命案,还有这一个官员后宅里多年的明争暗斗! 这!这可有好戏看了! 于是大家一传十、十传百,关于胡氏这个继母生的女儿,不仅抢了原配留下的嫁妆,甚至还磋磨了死了原配的女儿和外孙女的事,跟这今日初下的飞雪一般,瞬间的功夫就洒满京城。 寻常百姓家吃不饱饭,为了些吃食、布匹打架的事,屡见不鲜,便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啊! 不过大家打架归打架,鲜少闹到为了一些东西杀人害命啊! “听说了吗?那胡氏的案子?为了吞下嫡母留下的嫁妆,把她姐姐都给杀了啊……” “这女人真是蛇蝎心肠啊!听说她假意和这姐姐来往,又在她落难以后,落井下石、甚至要人性命!” “那妇人为了偷取姐姐的气运,把自己的姐姐都给害死了啊!她娘当年进门,是不是也用的这样的手段?” 这消息越传越离谱,传到胡氏耳中时,已经歪了十万八千里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