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原来这古今中外,牛马打工人的核心思想都是相通的。 总之一句话:“不是我的活,坚决不干”!这个樱井省三,简直是小鬼子里的摸鱼老手啊!老子高低得给他加个鸡腿。” 这份荒诞却又无比合理的推测,让他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,但脸上却还死命维持着古井无波的镇定。 他强压下内心的翻江倒海,知道这突如其来的“猪队友神助攻”,简直就是天赐良机。 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,顾家生立刻转头,语速极快地向身旁的参谋人员下达指令: “快!立刻根据目前日军第34师团的攻击强度和消耗,结合我第74军的战力、地形优势以及士气,给我估算,上高核心阵地,在无重大外部干扰的情况下,至少还能坚守多久?我要一个相对保守但可靠的数字!” 几位参谋立刻围拢一处,迅速地计算、讨论起来,不时的还指向沙盘上的敌我兵力配置和补给线。 片刻后,一位资深参谋抬头,语气肯定地汇报: “报告!经估算,以我第74军之战力,依托镜山、泗溪、棠浦一线的既设坚固阵地,在目前日军第34师团的攻击强度下,至少……至少可再坚守七至八日!即便日军加强攻击,五日之内,我一线阵地也绝无崩溃之虞!” “五日?好!” 顾家生猛地一拍沙盘边缘,声音中带着一种抓住战机的兴奋。 他不再理会北线的“意外之喜”,目光快速扫过沙盘上因33师团停滞而骤然宽裕起来的北线兵力,发出了一道新的命令。 “命令北线第72军新编第14师,继续对静止之敌第33师团保持严密监视和战术压迫,造成我主力仍在北线的假象,绝不能让樱井省三察觉到我军的意图! 命令第72军新编第15师,留下少量部队继续迷惑敌军,新15师主力即刻脱离战场接触,全员轻装,以最快速度,沿村前至官桥 间的山林小路,向南急行军!务必隐蔽、迅速,绕过敌之侦察,于官桥以东、泗溪以北 地域隐蔽集结,归建第70军序列,等候下一步指令!” 这道命令,意味着顾家生果断地将北线由于第33师团“默契”停滞而突然释放出的整师主力——新编第15师,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决定胜负的中路战场。 局势瞬间就明朗了起来。 只要王要武的第74军能在上高地区,再顶住中路日军第34师团四至五天的疯狂进攻,那么从北线急行军南下、悄然抵达攻击位置的新编第15师,就能与正面的第74军、以及从左翼迂回过来的第70军,对骄狂突进的日军第34师团,形成完美的三面合围。 此刻,沙盘上的敌我兵力对比清晰得惊人: 被围的日军中路第34师团,根据情报,因其第218联队留守在樟城,实际参战兵力约两万余人。 而即将对其形成合围之势的华夏军队又有多少? 王牌第74军,作为攻击军编制,下辖第51师(李天侠)、第57师(施中成)、第233师(张林甫),满编近三万人,枪械精良,士气正旺。 从北线驰援而来的新编第15师,兵力约九千余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