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紧蹙的眉心稍稍舒展了一丝,虽然眉间那道深刻的川字纹依然清晰如刻,仿佛山峦间永不会弥合的峡谷,但笼罩在脸上的那股寒彻骨髓的严厉气息,确实淡去了几分。 他缓缓地走回自己那张宽大、象征权力中心的办公桌后,每一步都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稳定。 他没有立刻坐下,而是双手撑在桌沿,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重新落回王海峰身上。 这一次,目光里的审视意味未减,但其中蕴含的某种逼迫感和审判感,被刻意地压制了下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沉凝的掌控感。 “海峰同志,”江昭宁终于开口,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沉默。 他没有再用“王书记”这样带着明确职位压力的称呼,转而使用了更为中性的“海峰同志”。 这小小的转变,瞬间拉近了一种诡异的距离感——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,而是仿佛要将对方纳入某个共同面对的艰难局面中来。 声音稳定有力,带着一种安抚的基调,“你的想法,我明白。” 这句“我明白”如同一道意外的暖流。 让几乎被冻僵的王海峰猛地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微光。 江昭宁没有回避他那混杂着惊讶和一丝希望的探询目光,继续沉稳地说道:“纪委的工作千头万绪,牵涉面广,压力大。” “尤其在这种复杂敏感时期,作为纪委书记,你承受的压力我能体会。” 这番话,既像体恤,又像一种无形的提醒——你还在这个位置上,压力和责任避无可避。 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在王海峰脸上停留片刻,确认对方的情绪似乎有了一丝松动和依赖,才话锋一转,切入稳定核心:“当前的核心任务是确保我们纪检监察工作的正常运转。” “各项工作不能停,日常监督不能松。” “尤其是对一些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更要高度敏锐,及时介入,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。” 他的语气渐渐带上了不容置疑的指令性,“现在,首先需要的是稳定军心。” “你作为纪委书记,必须挺起来,该调度要调度,该拍板要拍板!” “程序要走到位,责任要压到人,不能让整个班子散了心神。” 他说话的同时,目光扫过桌面上几份待处理的请示报告,仿佛无声地指示着工作的方向。 王海峰紧绷的身体终于出现了一丝垮塌的迹象,不是崩溃,而是一种紧张的弦松弛后的瘫软。 他连忙点头,声音比刚才利索了一些,虽然依旧带着沙哑和虚弱的余韵:“明白!明白!江书记。” “我……我一定稳住局面,全力保证工作不断档!” 这表态虽然依旧缺乏底气,但至少说明王海峰明白了江昭宁的底线——稳定第一。 这就够了,暂时够了。 江昭宁微微颔首,算是接受了他的表态:“好。海峰同志,记住你的话。” “把该做的事情做扎实。”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安抚的话,点到即止。 过多的安抚会瓦解那刚刚重建起来的、极其脆弱且根基不稳的责任感。 稳定王海峰只是权宜之计,一个止血的绷带,甚至可能是一块聊胜于无的创可贴。 第(2/3)页